1、坐月子三階段:一排二調三補
具體是將產後一個月按週劃分,每周根據需要,吃不同的食品:
第一周,主要是要把多餘的水分和毒素以及惡露排出體外,每天喝生化湯,吃麻油炒豬肝。注意不能喝水(否則排水的效果就沒了),渴了就喝止渴飲料,如荔枝核、山楂片等,或煮開的米酒。任何菜都不能放水,用米酒煮開代替。不能放鹽(鹽會使水分停留在身體裡),不能放醋(醋會使骨質變軟),不能放醬油(道理同鹽)。
第二週,主要增強骨質和腰腎的功能,恢復骨盆。每天吃炒腰子和杜仲粉,有助於緩解尾椎骨等骨疼;(另:如果是剖腹產,還要再喝一周生化湯)。禁忌同上,也不要吃鹹菜,泡菜,味曾湯。
第三周到一個月,這時候,該排的已經排完,主要吃麻油雞補身體。千萬記得,排完毒素後吃麻油雞才能被身體吸收,否則堆積在身體裡,成為多餘的脂肪。因為前期身體虛弱,中醫講虛不受補,吃了吸收不了,只會加重身體的負擔。
以上所有的食物,都要用到大量的米酒(不能用料酒和黃酒,裡面含鹽且工藝不同),生薑,胡麻油,紅糖。
2、 同時,坐月子期間,不能吹風,著涼。
要穿有後幫的鞋(不能穿拖鞋,否則落下腳後跟疼的毛病)。洗臉用煮過的米酒放溫後洗,不要洗澡,同樣用煮過的米酒擦身。綁腹帶,最好自己餵奶,對身體的恢復會更好。出了月子之後再開始運動,等等,不一而足。
我自己生小孩前110斤,生的時候135斤。小孩生下來8斤5兩,生完4天時,113斤,出月子時就恢復到110斤。但是這時的體形很鬆跨,沒有肌肉,肚子鬆鬆的。不過自己帶小孩很累,加上偶爾的鍛煉(抽時間鍛煉也不容易啊),6個月後,體重已經變成98磅,體形也慢慢恢復好了,別人都看不出我生過小孩。沒有胯變寬之類的後遺症,但是肚子上的妊辰紋消不下去了。
快生的時候腿已經有了浮腫,手關節也有些疼和腫大,但是坐完月子後,基本上就好了。生完後,尾椎骨疼,在第二個禮拜吃完杜仲粉後,也好了。
有人覺得不吃鹽太難了,其實我自己平時吃飯口味就淡,月子期間不吃鹽也沒覺得怎樣。想想為了以後的健康和身材,一個月不吃鹽又算什麼呢?總比減肥舒服吧。
坐月子的生活
1、安靜休養30-40天
產後最重要的一件事即為「休息」,在這段期間內,產婦周圍的親戚,如娘家的母親與姊妹、夫家的親屬、當然還有丈夫等,都應同心協力的來照顧產婦,不讓她離開房間、不讓她起身做任何勞動、不分貧富、或者第幾次生產,甚至是小產,都一定要同樣的慎重!自然生產者須休養三十天,剖腹產、自然流產或人工流產者,更須延長休養的天數至四十天以上!
2、臥床二週
產後二週內為子宮收縮最快速的時候,此時因懷孕時子宮被胎兒撐得非常大,一但生產,子宮成為真空狀態,內臟因不再受壓迫而變的非常鬆垮,若產後即常坐起或走動,因地心引力的關係,將造成鬆垮的子宮及內臟收縮不良,引起內臟下垂,而「內臟下垂」就可能是所有婦女病的根源。所以產後二週內,除了吃飯及上廁所之外,其餘時間,不論是白天或是晚上,均應臥床休息。
3、勤綁腹帶防止「內臟下垂」並「收縮腹部」
利用生產的機會來調整體型,或者改善身體上的一些症狀,是一個很重要的時機,所以很多人會在這段期間用紗布條綁腹,達到調整體型的目的!
坐月子期間必須特別注意防止「內臟下垂」,因內臟下垂可能為所有「婦女病」及「未老先衰」的根源,並會因此而產生小腹,故在坐月子期間須勤綁腹帶以收縮腹部並防止內臟下垂,而若原本即為內臟下垂體型者,亦可趁坐月子期間勤綁腹帶來改善。
所使用的腹帶為一條很長的白紗帶,長約1200公分,寬為15公分,每人須準備二條以便替換。因產後須熱補,容易流汗,若汗濕時應將腹帶拆開,並將腹部擦乾,再灑些不帶涼性的痱子粉後重新綁緊。若汗濕較嚴重時,則須更換乾淨的腹帶,綁法請參考「腹帶的綁法」。如果使用一般一片粘的束腹或束褲,不僅沒有防止內臟下垂的效果,反而有可能壓迫內臟令氣血不通暢,使內臟變形或產生脹氣而造成呼吸困難或下腹部突出的體型,請特別注意!
4、嚴禁洗頭,但需用正確的方法清潔頭皮
懷孕期間子宮增加的負擔是不可言喻的,單看之前與之後子宮的大小就知道,因此,在生產後要使子宮盡快恢復原狀。
- Jul 11 Thu 2013 13:20
坐月子的方法,難怪她身材那麼好!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